俗气与道气人为什么要读书?读书的目的如果只是为了要求取功名富贵,这是下等的目标;读书是为了变化气质,学习圣贤,这才是真正的目的。你看,有的人一眼看去,就知道他有学问、他很斯文、他有道气;这是由于学问改变气质,产生了作用。但是也有的人,就算有点知识,但由于他做学问没有承受到变化气质的效果,因此从他的长相、动作、出言吐语,都会让人觉得他是一个非常俗气的人。《水浒传》是一部家喻户晓的民间小说,一般人对《水浒传》的评语,都认为里面的人物刻画得极为生动、成功。的确不错,《水浒传》里的一百零八条好汉,你不必提到名字,光从书上描述他穿什么衣服,手拿什么武器,走起路来的样子,说话的声音等,你就会知道,他是黑旋风李逵,还是行者武松、智多星吴用、花和尚鲁智深。如果是《三国演义》,你看到身骑赤兔马,手提青龙偃月刀,口说“俺来也!”不用问,那一定是关云长驾到。如果有一个手提丈八点钢矛,像黑罗刹降临,威风凛凛,杀气腾腾,不用看你也知道,这一定是张飞到达了。如果是手持羽扇,座下独轮车,身穿八卦长袍,不用说,那是卧龙先生诸葛亮出场了。同样的,我们提到儒家的曾子、子思、颜回;佛教的阿难、舍利弗、须菩提,我们听到这些名字,就好像看到他们的样子,就知道他们是有道气的人。此外,小丑形的人物,例如唐朝的高力士、来俊臣,明朝的魏忠贤,清朝的李莲英,我们一听到这些人的名字,就会觉得这是一群俗不可耐的小人了。周公、孔子提倡礼乐,就是鼓励人生要有道气;一些黑道的帮派领袖,不懂得道气,只以为霸气、凶气就能服众,所以这一帮人也就免不了都要成为俗人了。孟子要人养气,佛教要人养心;所谓出众,三千威仪,八万细行,一举手,一投足,都像法界随心,天地合一。这样的人,不用说话,就会让人感觉到这是有道气的人,是正派而且有学有慧的人。反之,一个俗气的人,不用出言吐语,光从他的衣饰、动作、表情、眼神,就让人觉得俗不可耐。所以,我们学习成长,要有道气;道气和俗气,分别就是那么的大喔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旺哥大反派 全村啃树皮,我涮肉汤香万里 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 名家教子书:父亲的榜样(外国篇) 凛冬之纪 我在午夜当铺鉴百诡 墨子公开课 名家教子书:母亲的榜样(中国篇) 周宝地穿越时空 还珠之皇后万安 婆婆被骚扰跳河自杀,老公却以为死的是我妈 重生回来,身为鬼主的我不选他了 年下病娇狩猎计划 锦瑟归宁 溯源师笔记 仙临仙途 穿越赛博武林创乱世霸业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(中国篇) 名家教子书:母亲的榜样(外国篇) 魔鬼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