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新求变历史上,多少的政权,因为求新求变,故而能使社会脱胎换骨,再一次面貌全新。例如:商鞅变法,终使秦朝兵强国富;王安石的变法,也曾一度让宋朝的政权焕然一新;日本的明治维新,使得日本成为现代化的国家;康有为的变法维新未成,致使清朝亡国。世间上,任何事情都是“法久则生弊”,要不断地求新求变,才能适应时代。中国向来以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而自豪;中华文化有许多固然是非常优秀,但是一味地固守历史陈迹,好像一潭死水,又如一个关闭的仓库,背着往昔的包袱,若不思求新求变,则很难跻身世界前端。旧的机器不淘汰更新,产品的水准怎么能提升?田园里的品种不知改良,怎么能增加生产?现代的教育制度不随着时代的潮流改革,一直让莘莘学子受着填鸭式的教育,戕害青少年身心,令人遗憾。就拿佛教的丛林制度来讲,过去一直说是祖师们的规矩,不能更改。但是现在权威的高墙终于倒了,革新后的佛教,百家争鸣,大家求新求变,不再自设藩篱,勉强有一些空间得以在现代的社会能够立足,齐头发展。但是另一方面,在佛教的戒律上,不合时宜的,从来也听不到一点异议。佛法的真理不容更改,这是毫无疑义,然而两千五百年前从印度传来中国的佛法戒律,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的社会需要。因此,虽说根本戒可以保存,但在生活细节上的小小戒,即使在佛陀时代就已经“随遮随开”,但当今仍有一些人总爱引用“佛已制戒,不得更改;佛未制戒,不得增加。”佛教徒用两千五百年前托钵生活的观念,或一千年前中国深山丛林的生活方式,要想迎向廿一世纪的工业社会,此实难矣!所以,今日社会,需要佛教界大家放弃我执、法执和偏见,不要再故步自封,能够合力来求新求变,则国家幸甚!佛教幸甚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仙临仙途 名家教子书:母亲的榜样(外国篇) 全村啃树皮,我涮肉汤香万里 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 还珠之皇后万安 名家教子书:母亲的榜样(中国篇) 溯源师笔记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(中国篇) 我在午夜当铺鉴百诡 名家教子书:父亲的榜样(外国篇) 魔鬼小说 穿越赛博武林创乱世霸业 墨子公开课 周宝地穿越时空 凛冬之纪 重生回来,身为鬼主的我不选他了 旺哥大反派 锦瑟归宁 婆婆被骚扰跳河自杀,老公却以为死的是我妈 年下病娇狩猎计划